不分户籍一律平等的可行性——与海淀教委的探讨

今天下午两点,十位家长代表再去海淀教委,协商教育平等问题。今天的主题依然是义务教育平等,小升初不分户籍全部电脑派位统一录取。教委办公室安排了会议室,家长代表与两位科长探讨了义务教育不分户籍一律平等的可行性。

家长代表表明来意: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流入地政府负责义务教育,一律平等对待,上周我们去北京市教委,市教委承诺今年的基础教育政策中明确加进一条——北京市义务教育不分户籍一律平等,并说,电脑派位属于政策落实的具体问题,各区负责,因此,我们再次来到海淀教委,询问今年海淀教委打算如何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北京市教委的政策,要求小升初实现不分户籍一律参加电脑派位统一录取。

区教委说,目前还不能确定如何落实,在等待市教委政策出台,家长们的诉求已经得到有关领导和市教委的重视。并提出一些困难,比如海淀区教育资源紧张,担心一旦放开以后会有更多学生涌入,如果扩大班级会带来其他同学的不舒服等,说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。

探讨中,我们和区教委的关键分歧在于,区教委总是把孩子按户口分开,说海淀小学毕业生7000人,而初中只能容纳5000多人,他们所指的7000和5000多两个数字,都是非北京户籍的孩子,他们总是有一个思维定势,先考虑北京户口的孩子,然后再考虑外地孩子。而我们认为,应当不分户籍一律平等对待,应当把海淀所有的小学毕业生不分户籍统一考虑升学问题,即使教育资源真的紧张,也不是7000毕业生分配5000多个位置的问题,而是2万毕业生分配18000多个初中位置的问题。海淀的公立学校、经过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、没有经过审批的打工子弟学校,所有小学毕业生一共大约2万人,其中7000毕业生没有北京户口。按照目前四十人一个班级,还差大约1600人没有初中位置。我们认为,只要把每个班级扩大到44人,这1600人就可以容纳进去。退一万步讲,即使真的初中位置一个也多不出来了,那么,根据平等原则,应当由2万小学毕业生抓阄确定谁有资格升初中,这才叫不分户籍一律平等。

我们认为,教育资源紧张根本不是一个理由,从目前现实状况来看,海淀教育资源足以容纳所有海淀居民的孩子,北京市的教育资源足以容纳所有北京市居民的孩子,事实上,过去十多年来,北京市大量教育资源闲置,中学一直在减少,班级也在缩小。

教委提出,放开户籍以后,明年后年会有大量孩子涌入,教育资源可能跟不上。我们认为,首先,孩子跟随父母上学天经地义,即使孩子们涌入,也完全正当,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,现有户籍教育体制强行把孩子和父母分开是残忍的,已经带来大量社会问题。也许会有一个涌入的过程,但一旦实现了教育平等,他们不会盲目涌入,当孩子大都和父母团聚在北京正常读书,高考机会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平等的时候,也就没有大量孩子涌入了。退一万步讲,即使教育资源暂时紧张,只要政策放开,马上就会有私立学校蓬勃发展,不存在孩子没学上的问题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会出现这种荒诞现象——只能容纳劳动力却容纳不下劳动力的孩子。

教委提出,扩大班级对原来的孩子也是不公平的,就像大家挤在一个电梯里人多了不舒服。我们认为,就像一列末班车,里面已经有40个人,外面还有4个人,显然,让这4个人上车大家稍微挤一下,总比把这4个人抛下公平的多,要知道,对于成千上万的孩子而言,人生只有这一趟车。

我们要求平等,只要机会平等,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能坦然接受。即使抓阄我们没抓到,我们也认,即使所有的福利都不要,可是孩子来到这世上,应当有平等的机会。

最后,我们说,下周再来,希望教委理解我们的急迫心情,毕竟政策马上就要出台了,孩子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。

2010年4月1日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